(來源:牙克石圖里河發布)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共享健康呼吸環境
人每天有80%~95%的時間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的,室內空氣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我們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等,還對精神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室內環境改善 。研究表明,長期處于污染嚴重的室內空氣環境中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包括過敏、哮喘、呼吸道感染、慢性氣道,甚至失眠、抑郁等。因此,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至關重要。那么,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和有哪些?又該如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室內空氣質量相關知識吧。
一 、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及
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廣泛,主要有甲醛、氨、苯系物、氡、細顆粒物、塵螨、霉菌等,還有人為制造的二手煙、油煙中的致癌物,都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室內環境改善 。
1
裝修材料、家具等釋放的氣體
甲醛、氨,主要來自復合地板、家具板材中粘合劑的緩慢持續釋放,甲醛可引起急性、妊娠綜合癥,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和導致皮膚的損壞,甚至誘發癌癥室內環境改善 。氨不僅會刺激、腐蝕人體上呼吸道,減弱免疫力,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室內總揮發性有機物主要為苯、甲苯和二甲苯,一般來自乳膠漆、油漆等材料,苯系物可損害人體的呼吸、神經及血液系統,甚至增加癌癥發生的可能;氡主要來源為墻體磚、水泥混凝土和大理石地磚等,氡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19種主要致癌物質,是僅次于香煙引起人類肺癌的第2大元兇。
2
二手煙
目前發現香煙煙霧中約有4500種化學物質,包括環芳烴,N-亞硝胺,重金屬(鎳、鎘、鉻和砷),生物堿(尼古丁及其主要代謝物、可替寧)和芳香胺等,可增加肺部、心血管以及口腔、食道和膀胱等部位腫瘤的發病風險室內環境改善 。
3
廚房油煙
烹飪產生的油煙中含有300多種物質,尤其是苯并芘、丁二烯等屬于強致癌物室內環境改善 。孕期母體頻繁接觸廚房油煙與二手煙,可增加兒童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可能性。
4
使用化石燃料
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后可產生、、氮氧化物等氣體,除了損害人體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統外,室內濃度較高時可導致急性,嚴重時可致人死亡室內環境改善 。
5
塵螨、霉菌等過敏原
塵螨主要存在于地毯、床上用品等部位,陰暗潮濕處易滋生霉菌室內環境改善 。霉菌是一級致癌物,可以直接感染抵抗力低的人群,導致霉菌性肺炎。塵螨和霉菌均可引起過敏反應,導致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炎等。
6
大氣顆粒物
主要包括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 10)、細顆粒物(PM 2.5)和超細顆粒物(PM 0.1),它們從大氣環境中進入室內,可影響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健康,同時也能降低人體免疫力、引起過敏等變態反應室內環境改善 。
二、如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1
杜絕源頭污染
a.裝修選材和裝飾物需選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綠環保型裝修材料,提倡簡約美室內環境改善 。
b.建筑物應具有合理的室內空間,采光、通風良好室內環境改善 。通風條件不良的建筑,需安裝排氣扇進行機械通風。
c.新建和裝修后的房屋不宜馬上入住,需保持開窗通風,可選用空氣凈化器等輔助工具,幫助清潔室內空氣室內環境改善 。
2
加強室內通風排氣
a.每天至少通風排氣2次,每次30分鐘,冬季通風時注意保暖室內環境改善 。最好的開窗時間是9:00~11:00或14:00~16:00,因為該時間段大氣底層的氣體隨著氣溫升高已散去。
b.烹調全程開啟吸油煙機室內環境改善 。
3
禁止室內吸煙
不得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吸煙,尤其是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改善 。吸煙健康,倡導戒煙、控制吸煙,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4
空氣凈化吸附
a.根據居室、廚房、衛生間不同的污染特點,選用不同功能的空氣凈化裝置,凈化器過濾網需定期清潔消毒或更換室內環境改善 。
b.物理化學吸附法室內環境改善 。物理最常見的方式是活性炭吸附。但活性炭本身不具備分解能力,吸附飽和后又將原有的污染物再度析出,因此需及時更換。一般化學方法有裝修除味劑、甲醛清除劑等,但使用范圍也受限,處理也不夠徹底。
c.放置植物吸附室內環境改善 。如一葉蘭、龜背竹、虎吊蘭、吊蘭、蘆薈等等,但吸附能力有限,只起輔助作用。
5
清潔消毒
a.長期持續每天對室內開展濕式衛生清潔室內環境改善 。
b.定期清洗空調室內環境改善 。一般在夏季使用前或秋季使用后每年清洗一次,清洗部件包括空調的濾網、送風系統、風管、循環水系統、管道外部等。
c.設有空氣加濕器裝置的,應對每天更換加濕器的水室內環境改善 。
d.外出回家后宜更衣,減少附在衣物的污染物帶入室內室內環境改善 。
e.室內的衣被等棉、毛織物應定期到室外晾曬拍打,減少塵螨、霉菌的滋生室內環境改善 。
f.及時清理家中動物的毛發、糞便室內環境改善 。
6
室內空氣質量檢測
來源:宿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