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已成為社會廣泛熱議的話題室內環境改善 。今年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智慧的“好房子”。如何建設“好房子”,成為改善民生、推動住宅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任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十四屆全國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提出,將通過“立標準、強科技、抓項目”三大舉措的協同發力,全面開啟通往品質居住時代的大門。
當房屋硬件不斷邁向標準化、高品質的發展軌道,與之息息相關的健康室內環境顯得越發重要室內環境改善 。它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居住空間概念,而是一個涵蓋了空氣質量、熱濕環境、聲光環境等多個維度的綜合體系,旨在全方位保障居住者的身體健康與舒適感受。如今,為切實保障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并增進居住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健康性,明確健康室內環境評價標準,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住宅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發起了 HiH 健康標識(室內環境)評價。該評價是以《健康住宅評價標準》T/CECS462-2024為基本依據,聚焦于住宅室內環境,通過對不同層級的部品、技術、系統進行全面且深入的評估,衡量其對室內環境健康性能的提升效果,以住宅室內環境建設與改造為載體,在優秀的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的基礎上,保障和增進居住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健康性。同時,HiH 健康標識(室內環境)評價工作是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評價對象的當地經濟和社會綜合條件,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達到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此外,該評價的對象具有典型性和性,可根據不同地理氣候特征、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不同住宅類型的特征進行評價,探索和積累建設健康住宅所需的成套技術經驗和成果。
以下為HiH健康標識(室內環境)評價要點
*以上內容根據《HiH健康標識知識手冊》、宅配機電網站資料整理